搜索

栏目导航

作品分类

相关公告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严鸥

艺术家 : 严鸥
作品欣赏
艺术家介绍

严鸥素描: 离别

 

严鸥素描:放风筝的女孩  74×103cm

 

严鸥素描:荆棘  100×70cm

 

严鸥素描:受伤的孩子

 

严鸥素描:西北轨  73×105cm

 

严鸥素描:野草68.5×101cm

 

严鸥素描新作:无题 100×70cm

 

严鸥素描新作:夜行者  70×100cm

 

严鸥油画:窗台 90×120cm

 

严鸥油画:光 54×80cm(2021.6)

 

严鸥油画:荆棘 80x100cm

 

严鸥油画:梦魇 -2  90×120cm(2013.2.7)

 

严鸥油画:梦魇 90×120cm(2020,1,7)

 

严鸥油画:梦魇-4

 

严鸥油画:凝望  110×60cm 2020.10

 

严鸥油画:树丛中  110×80cm  2020.9

 

严鸥油画:未睡的人68×150cm

 

严鸥油画:无题  90×120cm  2017.10

 

严鸥油画:阳台  70×100cm

 

严鸥作品: (6)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严鸥

严鸥,1972年出生于四川龙门山矿区,1994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1996-1998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学习两年,曾经在北京方庄、宋庄从事艺术创作,作品因其极为独特的艺术语言去“表达青年学子在社会转型期的精神困惑和挣扎”,以及所具备的情感震撼力,被视为“新表现绘画”的新锐画家,受到美术界的关注。 

主要参展记录:
2015.10.15成都锦江宾馆《川文藏珍》四川翰雅二十周年庆典展览:《首当
代.当代艺术展》
2016.3.16成都《首届红光国际艺术邀请展》
2019.2成都四川《沐雅轩米金铭、崔治中、严鸥三人绘画联展》
2005,在北京前哨画廊作品展出
2019.9.21-27维也纳 《中欧国际艺术双年展》
2020.11.6《第四届新国际艺术联展》线上展
2020.11.30-12.30《中国艺术家意大利展》(一)
2020.11《艺术的轻语》中国艺术家法国展-1
2021.2《艺术荐·首届当代艺术交流展》并获优秀奖
2021.6.1-6.20《第三届大艺家当代艺术夏季展》(成都)并获优秀奖
2021.5《中西人物画学术邀请展》

 

 

严鸥绘画的人性表达
人性,在严鸥绘画中是永恒的主题。
人性就在身边,无时无刻存在,又最容易被视而不见。
例如旧时的缠脚:用布死死地缠裹女孩的脚,巨痛,憋屈,难忍,久而久之变形,脚趾竟翻到脚掌下面。对于这一摧残人性的陋习,国人早已习以为常。而远道而来的的西方宣教士,看到这般情形,则深为惊骇......
再如今天的教育:贪玩是孩童的天性,而中.国.式教育却以望子成龙的期待堆积的作业和占据周末时光的补课来扼杀这种天性。
严鸥从十一二岁起就远离在山区工厂的父母,住在城里祖辈家里。老人家因抗战辍学,儿子因文革辍学。两代人的失落转化为对孙辈的学业期待,加上恢复高考后席卷而至的求知热潮,汇聚成为加倍的学习压力,从而对孩子造成心理重负。
承载了这些历史,经历过这些现实,就会对人性的压抑有一种本能的叛逆,就会有“一股喟叹命运多舛的扼腕感随之而生”。
面向传统专Z文化做深刻的反思,对于艺术家来说,就是人性的批判。严鸥最终拿起画笔,选择人性主题,为被压抑的人性,为受伤的无助的孩子呼唤。
▲是个体的生命体验?还是时代的特殊印记?
严鸥的画仅仅只是表达人性。无论是沉睡的青年,荒寂的小镇,流浪的人,还是站台的徘徊,惊鸿的一瞬,都是那个时代底层社会的镜像:逝去的往事梦幻般地叠加在一起,落日、梦魇、徘徊、远眺、漂泊、冥想、空寂、失落……从中看到一种生存的困境,一种内心的冲突,一种精神的挣扎。
一个人的尊严,其实也是这个民族的尊严。
严鸥的画所表达的题材看似个人体验,但是将那些画置于90年代以来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代青年的失落、困惑与迷茫跃然纸上,因而具有超越个体生命体验的意义。那一茬步入大学殿堂的学子,经历过内心震荡、信仰游移、偶像缺席,前所未有地困顿惶惑:
他们看卡夫卡、弗洛伊德、昆德拉、王小波,看金庸的小说、香港的电影、西方的现代艺术,尊崇过鲁迅、格瓦拉…… 然而,天际的光亮那么稀微,精神的归宿扑朔迷离。正如严鸥所说:“我们的躯体生活在一个城市,精神却居无定所”。也正如严鸥作品中那一个惶恐的孩童,在大海中四顾茫然,找不到精神的皈依。
▲严鸥作品的情感力度
严鸥笔下的众多人物,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繁复的造型,却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力。她把“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阴影怪圈,把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痛苦被强力放大,诉诸于画面,自身的感受宣泄,并引起观画者的某些共鸣。
她的表现手法有别于常规,甚至有悖于绘画创作的理论,却未能影响绘画获得长进,作品的情感力度也与日俱增。在一个歌舞升平的地方,讲述一个关于苦难、叛逆和弱势抗争的故事,对千百年来的人性压抑大声地说不,这在当下艺术圈依旧是少之又少的。
她关起门来画画,在吞没于泥沼的郁闷中,将希望与憧憬用画笔娓娓道来。所画之画,强烈地传达着自己的感触;所描绘的对象细节被简化,情绪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所要表达的情绪载体,画面具有一种震慑心灵的力量。看她的画,有时能触碰观者的心灵深处,为画中人物的情感打动,感受到悲情和力量,以至于有人发出受到震撼的赞叹。
一件作品,怎样才具有打动内心的力量?往往在于它能否直击心灵,唤醒内心深处蕴含的人之本性,激活曾经有过的体验。
在歌德派的心目中:她的画低沉,伤感,有些负面的东西。把丑陋的东西展示给世人,似乎有悖于我们所倡导的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然而,一旦失去自由、陷入痛苦,它的反抗就包涵和体现了反对黑暗、追求光明的价值。“正是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在亲戚、邻居、朋友面前,大家常常会去欣赏光鲜、体面、敞亮,观看聚光灯下的表演,喜欢主流文化而不接纳旁门左道。
还有一批画家,他们注目于时弊,沉溺于叛逆行为,认为表达人性“远离”了时政,其实他们对人性的解读也是肤浅的。
▲严鸥的画极具个人风格。
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当艺术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时,整个作品都是他的标记。”
严鸥在艺术实践中,身不由己地把对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对主观世界的表现。在她心目中,主观的东西亦是真实的东西,不必在意物象的客观性。物象是背景,人物是载体,人物的内心才是“主体”。严鸥始终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跟风不迎合,不因商业利益而改变初衷。坚持用带有某些魔幻成分的语言去描画梦呓、表达自我。 她通过强烈对比的色差,时而粗犷时而细腻的笔触,以独特的形式将心理世界呈现在世人面前,显示出“艺术作品即艺术家自身写照”,体现了“画如其人”。
严鸥的油画除少数几幅彩色外,大多数都是灰调:天空是灰色的,大地是灰色的,人也是灰色的。单色的油画,可能让作品“失色”,其中有不长于色彩勾画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她对黑暗和压抑的敏锐感觉。同样是“七〇后”,同样生于斯时,长于斯世,她却更在乎阳光下的阴影,鲜见花明柳绿、莺歌燕舞。更多的是低声泣诉与呼喚。从中表达自己的憎爱,感受心灵的震颤。

                                               Shaou33
                                            2020.10.3

上一个
下一个

网站首页   |   平台介绍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电话:13996019346
邮箱:393930411@qq.com
Copyring © 2020 中国艺术  渝ICP备2000517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重庆

中国艺术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